青年摘星 創新力就是競爭力
文/戴靜宜
[前言]
「摘星青年、築夢臺中」是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為協助青年圓夢的創業計畫,藉由建構基地、獎勵補助及營運輔導等措施,培養青年創業及創新的能力。許多摘星青年除了創意無限,更將研發的成果轉化為具體的專利權,創造更大競爭力。
本專題特別專訪「布菈瑟生活設計」林杰妤,以及「我的秘密基地」黃佐程兩位摘星青年,分享將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為專利的心得與創業歷程,讓更多創業青年能吸取經驗,在這個智慧有價的時代,運用創新提升自我競爭力。
[內文]
臺中市西區的巷弄內,由老宿舍改造的審計新村青創基地,有別於鄰近商業區建物的光潔新穎,這些有著歲月氣息的懷舊建築群,在巷弄間放送獨特的文藝小調,「布菈瑟生活設計」就坐落在在這個文青們喜愛駐足的地方。
讓鐵窗花重新綻放的布菈瑟
走進布菈瑟小店,會驚喜地發現,臺灣昔日的鐵花窗圖紋,在一個個獨特的手捏溫度陶器與生活器品上美麗「綻放」。所衍生的各式圖案,搭配那仿鏽點綴的鏽斑,讓每個商品用不同姿態說著懷舊故事。經營布拉瑟的林杰妤,是首波進駐審計新村的摘星計畫創業青年,她與創業夥伴以自身設計專長,用新一代的視角,重新詮釋窗花元素,轉化為各項文創商品,展現老物件的細節之美,也將過往年代的獨特溫度保留下來。
「其實過去沒想過要創業,一切都是因為偶然與貴人幫忙。」林杰妤說,最初只是從一個畢業製作的作品開始,因為摘星計畫的協助輔導才得以創業發展成一間店,並建立自己的品牌。架上的產品,從設計、捏製、燒窯、販售全部都自己來,就是想要延續過往鐵花窗師傅的純手作職人精神。
「我們花很多時間去學習與製作,一個作品往往要重複燒窯,曾經一個作品就花上一年時間。」林杰妤說,如此捏製上釉出來的陶土每個都是獨一無二,希望讓帶走它的人,都能擁有專屬自己的獨特小物。也正因為費盡心思與心血,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創意,他們特別申請了新式樣專利,至目前為止已擁有4項專利。
融合文化記憶的作品 善用專利保護巧思
其中令人讚嘆的專利巧思,是他們將傳統鐵花窗的鉚接轉折特色延伸到餐具設計上,利用過去鐵工拗製轉折技法來凸顯舊有韻味,讓餐具也能融進文化記憶。另一項創意則是讓每片窗花圖紋隔熱墊以磁鐵相吸,組合而成的圖案就像是鐵花窗景的延伸,繞富韻味。
懷舊並創新,他們將概念設計實際發展成一系列的成熟作品,更將研發的成果轉化為具體的專利,打造自身風格。林杰妤也為「布菈瑟」註冊商標,希望能更為凸顯想要與文化深刻連結的初衷,也能賦予感動消費者的品牌價值。她說:「布菈瑟這三個字源自英文Blossom,是開花的意思,我們希望讓鐵花窗在審計新村這裡,可以再一次美麗綻放。」
圖說:將傳統鐵花窗的鉚接轉折特色延伸到餐具設計上。 |
圖說:窗花圖紋隔熱墊以磁鐵相吸,組合的圖案就像是鐵花窗景的延伸。 |
圖說:作品搭配窗花圖紋與仿鏽的鏽斑,頗具特色。 |
圖說:「布菈瑟」店招設計也已註冊商標。 |
瓦楞紙創意打造「我的秘密基地」
「我的秘密基地」則是另一個以專利創造競爭力的創業故事。
這是一個推廣「文創瓦楞紙童遊」的創新親子遊戲空間品牌,由進駐光復新村的摘星青年黃佐程所創立。運用溫暖樸實的瓦楞紙材,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透過「做中學」的過程打造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,更能在開心的遊戲過程中,訓練科學結構與色彩美學的概念,也希望讓孩子的笑容帶來親子間溫暖的感動。
念機械工程的黃佐程,意外地在紙業包裝設計部門待了11年,而踏入這個創業領域更完全是誤打誤撞。「只是因為發現在親子市場中,產品都是以塑膠及木材為主,我認為瓦楞紙這個成本較低又具溫度的材質有切入市場的空間。」黃佐程談著自己的創業初衷:「在成長過程中,若能感受到父母的互動與陪伴,將是孩子一生中幸福的回憶,於是我們就用瓦愣紙產品與遊戲空間來創造這個情境。」秉持這樣的理念,他扛著他的瓦楞紙設計到各地推廣,除了進駐的光復新村,還包括各大百貨公司與賣場、大型飯店、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等地,進行各項體驗活動。
獲得最大迴響的是巨型紙迷宮遊戲,80幾坪大的「童遊紙迷宮」由200格瓦楞紙創作而成,每格之間有拱門相連,遊戲路線豐富多樣又具安全性,活動設計鼓勵家長讓孩子學習獨立判斷並培養無畏的勇氣,在諾大迷宮中自己摸索出出口,有趣的設計不但獲得家長及孩童的喜愛,還能達到寓教於樂效果。
在紙製品上,則是強調科學及美學的結合,教導孩童用平面的紙板透過簡單的結構,組合成立體造型並具備簡單功能性的小物,「我們的商品不需用到膠水,完全運用卡榫組成,這在科學上是訓練邏輯。另外,在紙板上繪畫則是訓練美學,我們會讓孩童去表達天馬行空的想法,更讓他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故事闡述,透過這些互動過程,達到親子之間的交流。」
以專利提升競爭力 用熱誠堅持初衷
一直以來,他努力實踐當時創業的初衷,而談到最大的經營挑戰,黃佐程表示缺乏適合的零售點是目前最需克服的問題。至於有無印象深刻的挫折事件?「創業以來遇到大大小小的關卡無數,每件都讓人印象很深刻。」黃佐程苦笑地說,幸好有摘星計畫的支持,除了光復新村的空間與補助提供之外,計畫的輔導機制也讓他獲得很大的幫助。也是因為輔導顧問的建議,他為自己的紙迷宮設計申請結構的新型專利,著重在紙迷宮組成的結構部份,讓創意能獲得專利保護。
而且一家擁有專利的新創企業,通常被視為較具競爭力的企業,「因為有規模的公司對獲得專利的團隊通常更持肯定的態度,因此專利通過後,對我們業務的推動有許多幫助。」黃佐程認為,掌握自身核心,以差異化創造價值,是品牌創業重要的元素,而專利的取得即是其中一個方式。
專利增加了自身的競爭力,熱情則是經營下去的最大支撐。「熱情主要來自於客戶的肯定,家長在社群平台上充滿感謝與鼓勵的留言,常讓我看到眼淚都快掉下來。」黃佐程感性地說,做親子商品,對孩子一定要具有熱誠,若沒有熱誠表現出來就會缺乏溫度,這些家長能感受得到。「一句句的肯定,對我們來說,就是創業上無比的成就感與堅持下去的最大鼓勵。」
圖說:以瓦愣紙創造出的親子遊戲空間,大受孩童歡迎。(黃佐程提供) |
圖說:黃佐程以具溫度又易於切割的瓦愣紙材質結構設計,進軍親子市場。 |
圖說:活動時採用的小道具也是完全運用卡榫組成,無需使用任何黏著劑。 |
圖說:讓孩童在紙板作品上繪畫,訓練美學並讓孩子練習闡述繪畫理念。 |